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面对的情绪,这时候我们又茫然无助,不知道怎么办。小的时候,面对的很多压力来自父母。比如高中,是我压力最大,甚至是眼前一片黑暗的时刻,那个时候家长要求我首先必须考上清华,绝不能考虑其他任何学校。其次,必须是清华的电子、自动化、计算机这三个信息学院下属专业,要知道这三个系是清华大学最难考的热门专业。
在这个基础上,妈妈忽然想到要我自学一年功课,高二就考上他们指定的清华信息学院的那三个专业。到这里大家可以明白这是多大的压迫,我记得那个时候高一的整个暑假我一点儿都不能休息。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我一上高二就完全的崩溃了。一方面,确实太疲惫了。另一方面,也是精神上无法承受了。记得那时候躲在被窝里,觉得眼前整个世界都黑下来了,刚读高二的自己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多希望那个时候能知道怎么和自己的感受相处,多希望能说出自己的压力。
想想有多少孩子是面临着这样的压力。现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很普遍,高校的学生中也大面积存在抑郁、焦虑问题。这不仅仅学生自己的问题,其实很多时候是家长们无意间把自己不能处理好的焦虑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多少时候作为监护人的家长能够面对自己的焦虑?家长能认可自己的价值,而不是等着孩子去创造令他们满意的成就,从而让自己感到自豪并从中认可自己。
多少孩子感受到压力时能跟家长说出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我觉得压力好大喘不过气来”我希望在我们的帮助下孩子和家长能够坐下来平和的在同一个层面交流感受,而不是过于专注那些概念:怎么样是有出息、怎么样是没出息。这些是头脑中的主观概念,而非客观事实。我希望大家能够观察自己的感受、尊重自己的感受、让相亲相爱的人们能够进行有益的交流。头脑抓取概念,一直以来感受也是重要交流主题。